险企年内大规模增资、发债补充资本金

新闻焦点 2025-09-15 06:28:20 7

本报记者 杨笑寒

今年以来,险企险企“补血”进程持续加快。年内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大规每日资讯截至6月22日,模增年内险企通过增资、资发债补发债方式补充资本合计达692.13亿元(部分境外发行债券规模按发稿日汇率换算,充资下同),本金同比增长95%。险企

受访专家表示,年内每日资讯今年以来,大规在资本认定规则趋严、模增利率中枢下行、资发债补行业转型期等因素影响下,充资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承压,本金需要通过外生性的险企资本补充方式维持偿付能力充足。

6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人寿”)和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联合人寿”)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上述两家险企增加注册资本,中邮人寿获批增加注册资本39.8亿元,由286.63亿元变更为326.43亿元;中华联合人寿获批增加注册资本12亿元,由29亿元变更为41亿元。两家合计增资51.8亿元。

据记者统计,年内至少已有6家保险公司获批增加注册资本,合计增资约88.53亿元。发债方面,今年以来截至6月22日,共有12家险企发行了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等债券,合计发债规模603.6亿元。险企年内合计“补血”规模达692.13亿元,同比增长95%。

对于险企“补血”规模大幅增加的原因,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因为近年实施的偿二代二期工程对资本认定更加严格,使得众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降,亟须通过增资或发债等方式来补充资本;二是利率持续下行会对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和偿付能力充足率持续加压,为了维持偿付能力水平充足以支撑业务发展,保险公司仍需要通过股东增资和发行资本补充债等方式进行外生性的资本补充。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补充说,当前保险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阶段,保险公司也需要通过资本补充来增强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此外,保险行业还探索境外零息可转债、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等多元化资本补充方式。

近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此前其拟发行约117.65亿港元于2030年到期的零息可转换为本公司H股股份的债券(以下简称“H股可转换债券”)。6月11日,H股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中的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达成并已完成发行。

西部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孙寅认为,中国平安此次发行可转债,一方面融资成本更低,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另一方面上述可转债未来转股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实力,为业务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5月份,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拟以公司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按持股比例同比例转增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从约46.43亿元增加至60亿元,增资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展望未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险企的增资发债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其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战略规划、监管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整体来看,2025年险企的增资发债趋势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险企在增资发债过程中也需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监管政策以及自身的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蔡情)


本文地址:http://mip.zp-jy.com/news/288e2249948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

受贿超4772万元 张平一审被判十三年

“两高一部”发布意见进一步明确帮信犯罪定罪量刑标准 收购出售出租电话卡20张以上属“情节严重”

打赏先把眼擦亮(“融”观中国)——“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系列报道⑦

第四届数贸会9月25日杭州启幕 聚焦AI与数字消费新生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