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目瑙纵歌场的民族团结之花

新闻探索 2025-09-15 04:23:14 4

  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文化园内,绽放纵歌之花锣鼓喧天,目瑙民族万人同舞。团结要闻解读蜿蜒曲折的绽放纵歌之花舞蹈队形,如朵朵鲜艳的目瑙民族花儿,随着鼓点绽放在春日的团结目瑙纵歌场。

  2月24日上午,绽放纵歌之花为期两天的目瑙民族目瑙纵歌盛会在此开跳。目瑙纵歌,团结在景颇语中意为“欢聚歌舞”,绽放纵歌之花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目瑙民族景颇族聚居区,是团结要闻解读景颇族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

  景颇族目瑙纵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保忠说,绽放纵歌之花目瑙纵歌是目瑙民族景颇族文化的载体,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团结各方面,集中展现出景颇族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

  节日期间,除了景颇族,身着盛装的傣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各族群众也从四面八方的村寨汇聚到目瑙纵歌场,一起纵情歌舞。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会在当地选购民族服装,在舞场踏着同一鼓点同跳一支舞。

  红的、黄的、绿的、青的、蓝的、紫的……宛如一片色彩的海洋中,舞场瞬间成为民族服装争奇斗艳的大秀场。

  穿着几何纹样的织锦裙,流苏银饰舞动起来叮当作响的是景颇族女性;手举长刀、身佩刀鞘是景颇族男性的标志;穿着筒裙的傣族姑娘;头戴蝶形包巾并系有彩色料珠、银泡的傈僳族姑娘;德昂族女性穿着彩色水波横纹长裙。

  据介绍,目瑙纵歌节参与人数众多,多时每场达数万人,并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景颇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赵保忠说,小时候围坐在火塘边,长辈们会一遍遍讲述景颇族的历史文化,每次都会谈及目瑙纵歌的文化内涵、舞蹈路线、舞蹈动作的含义等内容。

  在目瑙纵歌之乡陇川,1980年举办了第一场目瑙纵歌盛会,至今从未间断过。

  赵保忠也是在那年第一次参加目瑙纵歌盛会,从此就爱上了目瑙纵歌,只要有目瑙纵歌节,即便路远他也去跳。直到年近花甲,他才退居幕后担任指导和教学工作。

  2018年5月,赵保忠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就是景颇族目瑙纵歌。

  目瑙纵歌节最主要的活动是跳目瑙纵歌舞。仅2月24日上午,就有4万余人参加了芒市这场盛会。当天在陇川县举办的目瑙纵歌节吸引了16万人参与,2万余人进入舞场。

  万人同舞却能舞之有形、蹈之有序,参与人员从未排练,却能跳得整齐划一,乐在其中。赵保忠说,作为舞场领舞的瑙双和瑙巴是目瑙纵歌舞成功的关键,他们都有统一的舞步路线和动作。

  作为一名传承人,赵保忠不间断地带着徒弟,讲授目瑙纵歌知识。2019年和2020年,在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下,赵保忠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办目瑙纵歌培训班,教授目瑙纵歌的舞步和路线等内容,培训了80名学员。

  “我希望这项优秀的民族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希望更多人知道我们的目瑙纵歌节,到目瑙纵歌之乡来和我们一起跳目瑙纵歌舞。”赵保忠说。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旻说,随着目瑙纵歌节成为德宏州法定民族节日,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项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发扬传承,知名度越来越高,并与当地旅游深度融合。

  目瑙纵歌节期间,德宏州各族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游客欢聚目瑙纵歌场,踩着同一个鼓点,共唱民族团结之歌,同跳民族团结之舞。

  “我们今年将在全州举办12场目瑙纵歌盛会,预计总参与人次将突破100万人。”杨旻说,如今目瑙纵歌节已成为景颇族人民群众欢庆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歌舞娱乐民俗节日,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商贸展销等荟萃交融的多民族综合性节日盛会。

  (记者赵彩琳)新华社昆明电

[ 责编:张诗奇 ]
本文地址:http://mip.zp-jy.com/news/67e749985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与沈靖韬对话 回望最初舞台 “香港多元背景塑造理解音乐的方式”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中央和国家机关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种子穿上“防护服”、土地“喝水恰到好” “智慧”春耕显身手夯实丰收基础

首发首展、“即买即退”……用240小时这样逛上海

全球瞭望丨美国学者:亿万富翁左右美国政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