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部引导军士骨干不断拓宽能力边界
海军某部引导军士骨干不断拓宽能力边界——
锻造更多机务保障“多面手”
■周子强
“一等转进!海军”近日,某部海军某部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引导时代解读机务保障训练紧张进行。面对部分机务骨干出现“伤亡”等临机特情,军士机载设备技师、骨干一级上士石亮亮在多个专业岗位间交替“补位”,不断边界与战友密切协作,拓宽圆满完成保障任务。海军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某部只有平时做到‘一专多能、引导一兵多用’,军士上了战场才能处变不惊、骨干灵活应对。不断边界”该部领导介绍,拓宽随着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海军时代解读多机型维护面临保障周期缩短、骨干力量不足等现实困难。为此,他们结合战时保障任务特点,探索推行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军士骨干不断拓宽能力边界。
为锻造专业技能过硬的战场“多面手”,他们打破专业、岗位、年龄等限制,探索建立“多机型、多专业、多战位”的“三多”机务组训模式,利用异地驻训、重大任务等时机,组织军士多岗轮训、交叉互训,在不同战位的摔打磨砺中实现能力换挡、素质升级。
该部为不同层级军士绘制个性化“成长路线图”:初级军士先夯实本机型操作技能及专业基础,再逐步开展跨机型延伸训练;中级军士在精研本岗位核心技能基础上,通过岗位轮训锤炼多专业操作技能;高级军士重点进行多机型全周期专攻精练,贯通设备排故、参数检查、维护保养、机件更换等全流程保障链路。
为确保人才培养取得扎实成效,该部还建立“准入资质审查”和“动态考评管理”双重机制,规定现岗位专业技能考核未达优秀等级的,不得申请跨领域复合培养。各机组还针对阶段性考核未达标人员,深入查找问题原因,采取延长周期、专项巩固、专人带教等方式强化培养,确保培养出的骨干“招招过硬”。
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来,该部涌现出一批机务保障“多面手”。前不久,该部组织一场应急抢修训练,面对人员“伤亡”、多机出动等复杂情况,某任务分队官兵灵活搭配、默契配合,在模拟减员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发动机更换,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 责编:丁玉冰 ]本文地址:http://mip.zp-jy.com/news/99b2749962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